一年一度的名人堂票選在已於本月初結束,結局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落選者之中亦不乏遺珠之憾,不因今年入選的人增加到四位而有變化。去年首度獲得候選資格的Mike Mussina在這兩年所獲得的票數雖然並不好看,然由生涯穩定的戰績與健康的因素,讓部分的評論家因而替他抱不平、筆者認為確實有討論的空間,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到底是為何?表1.Mussina名人堂票選名次 年份 名次 得票數/得票率 2013 15 116/20.3% 2014 14 135/24.6% Mike Mussina於1990年被金鶯隊在第一輪第20順位選走、隔年即登上大聯盟,該季帳面上繳出不起眼的4勝5負、主投87.2局、送出52次的三振、K/9值5.3的成績,惟防禦率、ERA+、WAR、FIP皆具有一定水準,此外每4局左右才出現一次保送,使WHIP也有出色的表現,全壘打方面每12.86局也才有1支出現,進而讓失分的傷害降低,可惜因為金鶯於該年僅獲得67勝95負,連帶拖累了Mussina的戰績,由於投球局數已過50局,便於該年即取得新人王的候選資格,只是整體出賽場次不足、局數受到影響,否則以這樣的成績來說,局數拉長些或許有一搏的機會。帳面上來看Mussina該年的表現仍有進步的空間,而自此之後,除了因短暫的傷兵名單被下放小聯盟復健外,Mussina就此再也沒回去過,一代強投也就從此誕生。
表2.Mussina大聯盟首季的戰績(1991年) W L ERA IP SO BB H HR WHIP K/9 ERA+ FIP WAR 4 5 2.87 87.2 52 21 77 7 1.12 5.3 139 3.46 2.2 註:(1).WHIP為四捨五入小數第二位。(2).新人王資格,投手為大聯盟第一年出賽未投滿50局,隔年球季仍保留新人王角逐資格。 1992年是Mussina生涯首個完整球季,繳出了18勝、2.54的防禦率、157的ERA+、3.19的FIP,貢獻了一定局數與生涯新高的WAR及WHIP,控球方面則進化到每5局一次保送及每15局被敲一支全壘打,其中WAR、防禦率、每局被全壘打數皆為生涯最佳,因此獲得賽揚獎的提名,但由於以前較倚賴傳統數據的緣故,看重勝投、三振、防禦率,偏偏Mussina並未達成20勝所謂巨投的傳統指標、加上三振數僅有130次、K9值4.9,這些數據是賽揚獎候選的先發中最少的,防禦率雖然出色,但仍屈居於Roger Clemens僅列第二,此外當年的得主是與今年入選名人堂的John Smoltz同為救援與先發皆擅長的另一位名人堂前輩Dennis Eckersley(兩人是史上唯二擁有單季20勝、50救援成功紀錄的投手),該年繳出了51救援成功及7勝1負和1.91的防禦率,不但獲得賽揚獎、還拿下年度MVP,使得Mussina最終的票選僅獲得第4名,但不能否認的,Mussina晉升聯盟強投已成事實。
表3.Mussina於1992年的成績 W L ERA IP SO BB H HR WHIP K/9 ERA+ FIP WAR 18 5 2.54 241 130 48 212 16 1.08 4.9 157 3.19 8.2 表4.1992年賽揚獎票選(前四名) 球員 W L ERA SV IP SO BB H HR WHIP K/9 Eckersley 7 1 1.91 51 80 93 11 62 5 0.91 10.5 McDowell 20 10 3.18 0 260.2 178 75 247 21 1.24 6.1 Clemens 18 11 2.41 0 246.2 208 62 203 11 1.07 7.6 Mussina 18 5 2.54 0 241 130 48 212 16 1.08 4.9 球員 ERA+ FIP WAR Eckersley 195 1.72 2.9 McDowell 122 3.41 5.3 Clemens 174 2.54 8.8 Mussina 157 3.19 8.2 註:WHIP四捨五入至小數第二位、92年之後,Mussina不論是在金鶯、還是豪門洋基,直到他退休為止皆年年完成10勝的成就,這個紀錄在美國聯盟不僅是史上第一、同時在大聯盟也是第二位達標。第一位擁有此成就者不是別人、正是甫於去年以97.2%得票數入選名人堂的「Mad dog」Greg Maddux,這位名人堂球星於1988-2007年這20個球季中皆至少有10勝的表現、其中的1988-2004年共17個球季則更有年年15勝的成就,以穩定度與健康而言,這部分能跟他比擬的就只有Mussina了,光是這點其實對Mussina來說已經是相當十足的加分了,畢竟大部分的名人堂投手即使有300勝,但也無法有這樣子的穩定性來達成相當的成就,只是說有投票權的記者或作家可能有個人喜好,因而有不同的考量。 漫長的18年生涯中,Mussina也一樣和其他名人堂球星遇過低谷。1993年,雖然Mussina只先發25場就繳出14勝6負達7成勝率,但4.46的防禦率、167.2局的投球被敲20支全壘打、ERA+100、FIP3.98、1.24的WHIP與1.5的WAR皆與去年相較失色了不少,且擅長的控球也有退步、BB/9為2.4亦是低於生涯表現(生涯為2.0)。惟值得稱許的是三振則有所成長、K/9值達到6.3;但整體表現算是遇到很多二年級生同樣面臨的窘境,或許是受到聯盟打者們的熟悉、加上本身技巧還未趨於成熟、且成長修正幅度較慢,故使得結果不進反退,即所謂的撞牆期。
此後Mussina表現雖然穩健,但在96年的防禦率達到4.81,是除了07年接近退休時的5.15外最高的一年,惟那年參與了全聯盟最多場先發與強勢地拿下了19勝成績和243.1局的投球局數,同時WAR仍有一定水準,以該年Mussina 年薪來看,每1WAR平均只要1.1M,但由於那時候的薪資水準普遍較低,因此可能就相對於現今水準而言或許較為劃算,若以較精確的方式比較,以該年的Cal Ripken與Rafael Palmeiro為比較基準,薪水與WAR皆較Mussina高,但若以每1WAR平均價值來看,Mussina仍以1.1M較Ripken的1.75M及Palmeiro的1.22M來得劃算,且該年金鶯的先發投手中僅Mussina防禦率不到5,三振數也是生涯首度來到單季200次、K/9值7.5,至於FIP4.04雖然是生涯較差表現,但那年的賽揚獎得主Pat Hentgen的FIP也僅有3.94,雙方差距只有0.1,因此相較之下表現並不算差,最終也獲得了賽揚獎的提名,不過被全壘打數、每九局保送皆是生涯最差,WHIP、ERA+和被打擊率(.275)亦差強人意。須注意的是當時是打者的天下、同時和禁藥年代吻合,相對地影響到投手的成績,Mussina的防禦率該年在美聯先發投手中仍可排到第21名的中前段名次,
真人21點
就今年同名次比較的話為Scott Kazmir的3.55,帳面數字就好看得多,
現金版娛樂城
前面已略提差距的原因,整體來看或許有進步的空間,但綜合比較下仍不算糟糕。表5.分別以該年度表現及相同WAR比較1996年金鶯隊三名主力(1).三名主力價值衡量 球員 WAR Salary 1WAR價值 Mussina 3.6 4000000 1.11M美元 Ripken 3.8 6650000 1.75M美元 Palmeiro 4.4 5406603 1.22M美元 註:每1WAR以無條件捨去至小數點第二位(2).三名主力的表現 球員 W L GS G ERA IP SO BB H HR WHIP K/9 Mussina 19 11 36 36 4.81 243.1 204 69 212 31 1.37 7.5 球員 ERA+ FIP WAR Mussina 103 4.04 3.6 球員 BA R AB H HR RBI BB SO OBP SLG OPS SB Ripken .278 94 640 178 26 102 59 78 .341 .466 .807 1 Palmeiro .289 110 626 181 39 142 95 96 .381 .546 .927 8 球員 OPS+ WAR Ripken 102 3.8 Palmeiro 132 4.4 隨著Mussina逐漸邁向球員年紀的顛峰期,這段期間恰巧是他在金鶯的後期及洋基的前期,即97-03年(28至34歲),這幾年Mussina的WAR值皆高於4、平均為5.5的WAR,同時共獲得了109勝69負與129的ERA+和K/9值為8的成績、每季皆貢獻超過200局的投球、FIP亦優於防禦率,其中的四年獲得賽揚獎的提名,同時在該階段尾聲也邁入200勝的大關(199勝),雖仍未獲賽揚獎的肯定,但名人堂的大門已經不遠。
表6.97-03年Mussina的成績單(1).傳統數據與進階數據(1997-2003) W L GS G ERA IP SO BB H HR WHIP K/9 ERA+ FIP WAR 109 69 225 225 3.51 1531 1366 323 1431 161 1.15 8 129 3.34 3.6 (2).每1WAR價值與平均每年WAR與成就 年分 WAR Salary 1WAR價值 賽揚獎提名 得獎與成就 1997 5.5 6825000 1.11M美元 有,第6名 金手套、明星賽 1998 5 6755492 1.35M美元 無 金手套 1999 4.4 6623143 1.50M美元 有,第2名 金手套、明星賽 2000 5.6 6876032 1.22M美元 有,第6名 無 2001 7.1 10000000 1.40M美元 有,第5名 金手套 2002 4.5 11000000 2.44M美元 無 無 2003 6.6 12000000 1.81M美元 無 金手套 AVG 5.5 8582809 1.56M美元 Total 38.3 60079667 4次提名 5座金手套 2次明星賽 註:小數點為無條件捨去至第二位然而04、05年,歲月或許在Mussina身上現形了,這兩季只繳出25勝17負、4.50的防禦率及將近.280的被打擊率、每7.5局的1支被全壘打,且WHIP、ERA+、FIP皆是自96年以來最差成績;惟K/9值仍保持在7以上,每9局的保送數雖有退步,但和生涯差距不大,還算能接受,緩慢地往300勝的目標前進,但兩年來高達3500萬的薪資、共5.8的WAR與平均2.9的WAR,已開始讓洋基傷腦筋,儘管洋基號稱邪惡帝國,但這樣的表現足足比前幾年價值上差了3至4倍、逐漸地淪為燙手山芋,使得洋基得開始考慮6年合約結束後就不續約,改變補強方式來逐鹿冠軍。
表7.04、05年成績與價值 年分 W L ERA IP SO BB H HR WHIP K/9 ERA+ FIP WAR 2004 12 9 4.59 164.2 132 40 178 22 1.32 7.2 98 3.95 2.4 2005 13 8 4.41 179.2 142 47 199 23 1.37 7.1 96 4.01 3.4 總和 25 17 4.50 344.1 274 87 377 45 1.35 7.2 97 3.98 5.7 年分 WAR Salary 每1WAR 2004 2.4 16000000 6.66M 2005 3.4 19000000 5.58M 總和 5.8 35000000 6.03M 平均 2.9 17500000 註:小數點為無條件捨去至第二位06年對Mussina來說是個關鍵年,要是再沒表現的話,不僅丟掉先發不說、季後更難獲得續約,最後可能落入提前退休的局面,幸虧棒球之神眷顧這個既努力又穩健的老將,即使最終未能達成200局的投球指標,但以接近的197.1局來作收,防禦率3.51、ERA+129、K/9值則達7.8、SO/BB(三振與保送比)為4.91,每九局更低到1.6次的保送、WHIP降到具水準的1.11、被打擊率為.241,重要指標皆有所進步;此外WAR也回升到顛峰時期的5的水準,相當於每1WAR/COST為480M、FIP也降到3.46,其中防禦率、WHIP、三振數、被打擊率皆排在美聯前10名,不僅實質數據佳、勝負帳面上來看亦具有相當水準的15勝7負,其中該年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在五月底最後一場對老虎隊僅剩1人次即可完投時,Joe Torre要準備將Mussina換下,然而Mussina卻說:「No You stay there」,這句話展現出老將的信心與霸氣,同時Joe Torre亦聽從,而最後該場也以無責失完投,充分體現了Joe Torre對Mussina的信任,也是Moose對自己與場上的狀況與判斷也都有相當的了解,這是一個優秀球員需要具備的。惟該年或許因勝投數相對較少只有第14名、且出賽局數較少的劣勢下而未獲賽揚獎的提名,但洋基就此決定在季後與Mussina簽下2年2300萬元的合約,留下來讓Moose挑戰250勝、甚至是300勝的機會,只能說Mussina靠著自助,連棒球之神也願意助他啊! 然而07年對Moose來說彷彿是場災難,11勝不僅並列生涯完整球季新低不說,152局、.311的被打擊率、1.47的WHIP、ERA+88,
QT老虎機推薦
皆為個人完整球季最差;此外三振保送比2.6、K/9值5.4則為自95年球季以來的新低,只有被全壘打與保送方面還算正常,分別是每九局0.8支被全壘打與2.1次四壞球保送;其它數據不僅難看、甚至還有部分可謂慘烈,更於球季末的9月初被調離先發位置,就一個明星球員的身分與待遇而言、況且又是位老將,通常球團對於老將的部分在調度上會有所尊重,這種做法對Mussina而言是一個相當難堪與困窘的,且當時總教練Joe Torre又是以尊重與信任明星球員而為帶兵風格的,可見Mussina當時的表現只能說差得可以也不為過。值得一提的是,Mussina也於該年達成250勝的指標,即使未來退休後不一定能馬上入選名人堂,但至少也替自己增加了不少籌碼,此外由於合約也尚餘一年才到期,因此仍會往目標再戰。 到了08年球季,首月Mussina只繳出了3勝3負與4.73的防禦率、32.1局的投球局數與.288的被打擊率與K/9值僅3.34的內容,這樣子表現一度讓小老闆Hank Steinbrenner有些意見,加上去年極差的表現,使得Mussina的處境更加的艱難。
但Mussina在這之後彷彿鬥志被點燃,不想讓周遭人看扁,在剩餘的28場的比賽中,身手彷彿回到過去的穩健,拿下了17勝6負、球隊更拿下了20勝8負的戰績,雖然說168局的投球僅每場負擔6局先發的能力,惟以年屆40的投手來說,這樣的結果已經實屬難得,此外防禦率也僅有3.11、26個保送、10支被全壘打,等於每6局只有一個保送與每16.8局才會出現一支全壘打,幾近賽揚獎的水準,同時那年洋基陣中也傷了連兩年拿下19勝的王建民、且第五號先發的Hughes及Kennedy又未能拿勝投的情況下,硬是獨挑大樑。最終繳出了20勝,投球局數、防禦率、ERA+,皆是自04年後最佳成績,且每九局保送次數1.4次更是生涯新低,雖然被打擊率仍為偏高的.278,
現金版
但整體來說瑕不掩瑜,同時WAR也回升到5.2的值、三振與保送比則為4.84、FIP也進步到3.32,即使洋基仍中止晉級季後賽的紀錄,但沒有Moose這樣的表現戰績恐會更難看,且20勝更是Mussina生涯的首次、再度獲得賽揚獎提名。20勝對Mussina來說雖遲到已久,
雷神之鎚試玩
但反而在達成成就後由於合約到期和生涯規劃緣故宣告急流勇退,對他來說更是彌足珍貴,況且他還是史上首位不僅沒有病痛、道德與其它不允許的因素而在最後一年拿下20勝的投手,儘管最終離300勝的門檻還差了30勝之遙,但漂亮且瀟灑的下臺身影,卻贏得了更多棒球界人士的敬重。表8.Mussina於07年整年、08年4月、08年4月後,及08年整年表現比較 年月分 W L ERA IP SO BB H HR WHIP K/9 ERA+ FIP 2007(全) 11 10 5.15 152 91 35 188 14 1.47 5.4 88 4.01 2008.04 3 3 4.73 32.1 12 5 36 7 1.27 3.3 2008.05-09 17 6 3.11 168 138 26 178 10 1.15 7.4 2008(全) 20 9 3.37 200.1 150 31 214 17 1.22 6.7 131 3.32 表9.Mussina於07年、08年價值比較 年分 WAR Salary 每1WAR 2007 1.0 11070423 11.07M 2008 5.2 11071029 2.12M 註:小數點為無條件捨去至第二位
兩度19勝及三度18勝、五度與20勝緣慳一面、又有幾場內容接近完全比賽或無安打比賽,但都不是在球賽後半段6、7局,或是剩下1、2人次即可達標時破功,要不然就是中間夾著一支安打,最後就沒讓對方再上壘,只能說這些結果皆令球迷惋惜與失望。但棒球之神仍舊讓他在生涯的最後一刻來完成20勝的成就,使得他不須再背負著Mr.Almost的稱號,也終於打臉那些稱呼他的人。 整體來說270勝或許因未達300勝的門檻、一座的勝投王、3.68的防禦率,以及未能有無安打比賽或完全比賽的特殊成就,同時三振次數2813次也未達名人堂指標的3000次,對評選來看較為不利,但270勝153負與.638的勝率是相當的優異、分別在史上排第33與第39名,即使勝投沒有達到300場或3000次三振的指標,亦不遠矣,同時也須要考量的是,在80、90年代以前投手的分工並沒有像現在如此的精細,因此容易見到先發投手常常完投的局面,使得勝負的掌握等於就在先發手中,先發投手拿勝投或吞敗的機會就較高,相對地現今因形態的轉變使得勝負不容易掌握在先發手中,故300勝投手也越趨越少,剛好Mussina也正處於這種形態的轉變期,多少也會受到影響;更不能忘記的是,勝投數比他多且勝率比他高的史上只有5位,這5位之中只有前隊友Roger Clemens因禁藥問題而尚排回在名人堂門外,其他皆已經入選,偏偏其中的3位皆活躍於二戰時期以前(另1位則為今年入選的Randy Johnson),因此以近代來說就僅有3位有如此成就。此外7座的投手金手套獎,同時代投手只有Maddux以18座力壓,次數為大聯盟史上並列第5,且在生涯的最後也獲得了單季20勝,使他能名正言順地從強投晉升巨投的層次。 表10.先發投手生涯至少270勝以上且勝率超過.638者之戰績比較 球員 年分 W L ERA IP SO BB HR WHIP K/9 Mathewson 1900-1916 373 188 2.13 4788.2 2507 848 89 1.06 4.7 Alexander 1911-1930 373 208 2.56 5190 2198 951 165 1.12 3.8 Grove 1925-1941 300 141 3.06 3940.2 2266 1187 162 1.28 5.2 Clemens 1986-2007 354 184 3.12 4916.2 4672 1580 363 1.17 8.6 Johnson 1988-2009 303 166 3.29 4135.1 4875 1497 411 1.17 10.6 Mussina 1991-2008 270 153 3.68 3562.2 2813 785 376 1.19 7.1 球員 ERA+ FIP WAR Mathewson 135 2.26 95.3 Alexander 135 2.88 117 Grove 148 3.36 109.9 Clemens 143 3.09 139.4 Johnson 135 3.19 104.3 Mussina 123 3.57 82.7 註:保送則以每九局保送次數少者為註記 或許Mussina在上表裡的很多數據並不如其他名投,若退一步來分析的話,他的生涯ERA+123、WAR82.7、FIP則是比防禦率稍優的3.57,以WAR、ERA+、FIP的數據來比較,不比14年入選名人堂的巨投Glavine遜色,惟其因有300勝和兩座賽揚獎,反而成為了他入選的優勢,相反地這是Mussina的弱項,此外Mussina的生涯皆處再有火藥庫之稱的美聯東區,該區因競爭激烈而得名。同時在他生涯第一年金鶯又積弱不振,且隔年完整球季出賽變讓球隊突破5成勝率,更於96、97年皆晉級聯盟冠軍賽,偏偏在同區與洋基當對手時,剛好也是洋基處於最盛的時期,且在1998-2000年更拿下三連霸,能讓球隊與洋基抗衡,Mussina功勞不可謂不小。
表11.Mussina與Glavine生涯戰績比較 球員 年分 W L ERA IP SO BB HR WHIP K/9 Mussina 1991-2008 270 153 3.68 3562.2 2813 785 376 1.19 7.1 Glavine 1987-2008 305 203 3.54 4413.1 2607 1500 356 1.31 5.3 球員 ERA+ FIP WAR Mussina 123 3.57 82.7 Glavine 118 3.95 74 在洋基時期的Mussina雖然防禦率稍微上漲,但123勝72負、FIP3.50、K/9值7.4皆與生涯相差無幾,整體數據並未因處在常勝軍洋基與大市場檢視的壓力而有所影響,因此展現出相當的抗壓性,即便生涯尾聲有所退化(最後五年防禦率為4.14、FIP為3.72),但仍讓球隊有贏球的機會、150場先發仍有71勝,仍有接近2場先發拿1勝的結果,且生涯538場共拿下270勝,等於是每2場先發左右即可替自己獲得1勝,代表說貢獻度與穩定度皆足,否則不要說自己、甚至連球隊也不可能有獲勝的契機。 表12.Mussina洋基時期表現、生涯後五年與整體生涯比較 年分 W L GS G ERA IP SO BB H HR WHIP K/9 2001-2008 123 72 249 248 3.88 1553 1278 318 1565 166 1.21 7.4 2004-2008 71 43 151 150 4.14 894 687 188 963 98 1.29 6.9 1991-2008 270 153 537 536 3.68 3562.2 2813 785 3460 376 1.19 7.1 年分 ERA+ FIP WAR 平均WAR 2001-2008 114 3.50 35.1 4.4 2004-2008 107 3.72 16.9 3.4 1991-2008 123 3.57 82.7 4.6 註:WHIP小數點為四捨五入至第二位、其他則四捨五入至小數第一位 雖然Mussina的傳統數據來看,或許要很快入選名人堂會有些困難,但若以較進階的數據、穩定出賽、隱形因素(市場結構與價值、抗壓性等),並不見得比已進入名人堂且繳出相當表現者來得差,同時身處禁藥年代,打者與投手表現有所提昇,進而使未服禁藥的球員在表現上難免受到影響,當然後者部分包含Mussina,因此或許名人堂不應讓他苦守寒窯。 至於有道德爭議的球員部分,
最新娛樂城
已經有些人開始批評名人堂也不應把他們拒在門外,畢竟名人堂並非聖人堂,他們的事蹟與記錄也該被流傳下去,況且當時造成的爭議也有時代背景與利益上的考量,因此硬要說形象的話Mussina對球迷而言還是比他們好的,所以即便Mussina未入選,但票數不應如此,縱然之後或許無緣,資深委員會仍應將他入選。 然而,由於Mussina在金鶯隊的表現普遍來看比洋基隊時期好,但惟一的20勝卻是在洋基達成,等到入選名人堂時Mussina決定要穿哪隊球衣的話,恐怕自己不僅會陷入長考、雙方球迷心情也會糾結。 資料來源:1.Mussina的稱號Mr.Almost- Up for Hall, Mussina hopes to avoid 'Mr. Almost' tag2.No you stay there的影片-Mike Mussina to Joe Torre: NO, STAY THERE!3.圖片來源:Zimbio、Wikipedia-En、Wikia、cbssports、angelfire、baltimore.cbslocal、thescore。 觀迎參觀:小弟個人粉絲專頁:董天麟Tom評地本團粉絲專頁:MLB 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