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講一個故事,一個跟全壘打有關的故事。 時間是2004年11月27日,降雨機率40%,所以天空陰沈沈的,氣象預報最低17度,最高21度,從天母球場的三壘側看向外野,群山朦朧。那天風很大,直直朝內野吹,體感溫度比看板上顯示的還要低,讓我有點後悔沒有把超值全餐的飲料換成玉米濃湯。 在內野看臺上,三商虎旗獵獵飄揚,如同正對著逆風咆哮。 虎嘯生風。 我不由得想起這段話來。 虎旗迎風飄揚 翻攝自當日拍攝的照片 全壘打和風息息相關,有時候強烈的風勢會把小白球吹出牆外,有些時候則剛好相反。在這場OB賽前,贊助廠商說,只要球員打出一支全壘打就捐贈一萬,不過看這拼命往內野吹的風勢,實在不太妙。 林琨瀚第一個站上打擊區,用鋁棒朝外野打出兩支全壘打。 緊接林琨瀚之後,陳大順、洪啟峰、羅世幸、闕壯鎮紛紛上場,不知是不是天氣越來越冷,結果通通掛零,還好張文宗有補上一發,可惜也是用鋁棒打的。 接著,壓軸登場。 接在張文宗後站上打擊區的那位身影並非魁武壯漢,尤其前一個打者張文宗身高超過180,兩相對照更覺得身材有落差。他站上打擊區,球迷屏息以待。 第一球打擊出去,可是沒有過牆,從球棒和球接觸的迴響聽來,他手上的球棒是木棒。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 四次嘗試都失敗,看臺上只有球迷的竊竊低語,考慮到他的年紀,用木棒打是不是勉強了些? 有個人突然高喊他的名字,要他加油。 如同回應球迷呼喚般,第五次打擊終於咬中球心,小白球頂著逆風翻過天母球場的左外野牆外。現場球迷歡欣鼓舞,有人高舉雙手,有人拼命鼓掌,鑼鼓喧天齊聲慶賀,他摘下帽子,對著觀眾席鞠躬回應。 在現場,黑色的LCD面板上緩緩亮起橘色的字: 「林仲秋,天母球場第 1 號全壘打」 他是2004年OB賽唯一用木棒轟過大牆的選手,他是臺灣職棒史上全壘打的代名詞,他是林仲秋,對很多人來說,他就是我們的老虎先生,我們的Babe Ruth。 林仲秋2004年OB賽全壘打影像紀錄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1990年8月9日,臺北市立棒球場。 你還記得那個牌樓嗎? 我還記得,同樣我也還記得場邊那一閃而逝的紅布條,
高登棋牌
掛著「臺北球場是三商虎的家」,當年的「主場經營」就是這麼幹的,說說而已,龍獅虎象通通都是野武士,巴士載著球員在國道上奔馳,從這個球場到下一個球場。 此前林仲秋已經出賽三場,累積九個打數擊出兩支安打,不過還沒有全壘打。 業餘用鋁棒,職業用木棒,
娛樂城出金
林仲秋說:「可能需要一段適應期」,這一段適應期需要多久? 答案終究出爐:一局下半,林仲秋從瑞奇手中擊出在中華職棒的第一號全壘打。從此瑞奇也視林仲秋為勁敵,屢次對林仲秋投出149、151kph等刷新職棒早期紀錄的速球。 林仲秋的全壘打故事,就此揭開序幕。 隔兩天,同一個球場,林仲秋再度開轟,苦主是味全龍投手林光宏,在因傷休息兩週之後,24日在立德棒球場,林仲秋又從李文傳手中擊出個人第三號全壘打,六場比賽出現三支全壘打,幾乎和日本職棒時期相當。 很多球迷藉由這三場比賽認識了林仲秋,比如說在立德的那場比賽,就讓一個其實還不太懂棒球是什麼的小鬼覺得「三商虎好厲害」,從此走上當虎迷的不歸路。 什麼叫虎迷的不歸路? 「雖然輸了,可是至少我們還有全壘打」,嗯哼。 林仲秋1990年僅用半季就擊出六支全壘打 圖源與授權:飄揚在夜空中的藍絲帶 @ 虎迷化外之民提供 「林仲秋、林仲秋,打一支全壘打,打到左外野、打到右外野,打一支全壘打。」 一首林仲秋加油歌,多少虎迷的回憶。 雖然球隊過了四月就變病貓,雖然每年都虎頭蛇尾,開季充滿希望,季末通通絕望,可是至少我們還有全壘打--92年三商虎戰績通算全年墊底,不過沒關係,我們還有鷹俠、林仲秋和羅世幸爭奪全壘打的傳奇。 這大概是中職第一代「窮到只剩全壘打」吧。 人家是金冠軍,我們是金殿軍,唉。 前面說到有個小鬼藉著全壘打認識了林仲秋,不過他真正認識身為選手的林仲秋有多特別,那已經是14年以後的事情了。 2004年,就是打OB賽那一年,當年的那個小鬼已經變成大鬼……不,是大學生,開始深入接觸到棒球數據,當時有人說「中華職棒早期的本土選手都鳥打到爆炸,連一支能看的砲都沒有」,他第一個反應就是「林仲秋明明就很會打」。 是的,
炸金花
林仲秋非常會打,很可惜也只有林仲秋很會打。 這就是「剛剛好選到一個特例反駁通例」的寫照。 以職棒早期來說,各隊如果要挑一個代表性打者,大概可以選這四位:三商林仲秋、味全羅世幸、統一羅敏卿、兄弟王光輝。 而要被稱為長打者,一般來說要符合兩個特徵: 其一、純長打率(IsoP)接近或超過.200,在職棒早期,一年能打個10轟就算大砲,因此對純長打率的要求會降到.150。以此為基準,羅敏卿剛好滑過及格門檻(.151),羅世幸也是(.156),而千安打者王光輝則是屬於安打型打者,他的生涯IsoP僅有.129。 好,那位龍迷請不要激動,我知道你一定會想說「我們還有陳金茂和呂明賜」,很可惜陳金茂的純長打率僅有.153,比羅世幸還低,呂明賜去了TML以後成績快速下滑,
金旺娛樂城
最終結算.145,是三個人裡面最低的。 如果拉高到.200,老四隊裡只有林仲秋合格。 其二,除了能打長打以外,還要願意打長打。可以從XBH/H(在安打中出現長打的比例)來判斷,比如說彭政閔雖然有相當好的長打能力,但是他寧願捨長打追求安打,他生涯XBH/H僅有.271,張泰山則有.324。 那前面提到的幾位呢? 羅世幸.308、羅敏卿.308、王光輝.269,林仲秋依舊獨占鰲頭,XBH/H是.351,跟第二名相差12.25%之多。 一算之下才發現,原來說以前的本土打者都是小短槍還真是有道理。 2004年,林仲秋引退兩年後,當年那個小鬼終於瞭解到「林仲秋果然不同凡響」,可是要瞭解到他為何與眾不同,還得要再花上一段時間。 林仲秋的全壘打數字相當驚人,不過這張記載的身高似乎高了些 李逵的棒球博物館 @ 李逵提供 臺灣職棒早期鳥打的選手真的很多。 至於為什麼,這就要話說從頭。 講到「職棒早期」,就有種背景瞬間出現朝兩邊拉開的雲霧圖案,配上「天地玄黃,宇宙穹蒼,話說盤古開闢球場,女媧造球員,三皇創辦球團,五帝奠定規則,於是中華職棒開打了」這類旁白的感覺。 實際上當然沒有這麼久,只不過是上個世紀而已。 在那個年頭棒球圈玄學與科學交錯,我們煞有介事地認為「因為胖子質量比較大,所以投出來的球比較重,這就是球質的由來」。 什麼是「球質」其實現在還是沒個定論,就像什麼是ジャイロボール一樣。 說得有點遠了,不過講起來很科學,仔細一想卻很奇怪的玩意當年滿坑滿谷,球員、球迷口耳相傳,說的信誓旦旦,其中一個影響職棒早期打擊很深刻的理論,叫做「重心移動」。 重心移動式打擊簡單來說是這樣的: 一開始打者先將重心往後放、啟動揮棒機制的同時將重心往前移動,理論上這樣會增加一部分棒頭移動距離,配合比較重的球棒就能得到更快的棒頭速度,就能把球打得更有力、更遠。 講真的,我一直覺得這種打擊理論非常有日本風味。 同樣是想增加揮棒速度,美式解答就簡單易懂的多:靠重量訓練變成肌肉棒子,拿輕一點的球棒,揮棒速度自然就會變快。 「重心移動式打法」背後隱含的想法就是:「外國人和東方人不同,外國人靠蠻力就能把球幹出牆,東方人要把球打好就得靠技巧。」 在陳金鋒等人到大聯盟證明「我也可以!」以前,外國人靠蠻力的理論活躍了起碼幾十年。說真的,白人黑人黃人紅人還不都是Homo sapiens sapiens,真要說差別是什麼,應該是飲食條件與文化和訓練觀念。 嗯……那這跟職棒人人鳥打有什麼關係? 有。 對於重心移動式打法,強者我朋友火風讚曰:「這是一個當打擊的時候什麼都在動的打法,因為什麼都在動,所以很難打得好。」 那麼一群打者都這樣打,會出現一堆鳥打實在理所當然。 有一種方式可以改善重心移動式打法「什麼都在動」的問題,有些打者會說,打擊的時候肩膀、腰和屁股要一起轉動,揮棒同時軀幹相對上是靜止的。這確實會比較容易打中球,可是卻會嚴重拖慢棒頭速度。 因此,臺灣職棒早期打者,要嘛就是打不好、要嘛就是打不長。「大砲就會卡彈」這個迷思恐怕也和重心移動式打擊盛行脫不了關係。 說到這裡,一定有人會問:所以重心移動式的打擊理論是錯的嗎? 打擊理論嚴格說來沒有對錯,只有難易的差別,重心移動式打法因為執行難度很高,所以能把球打遠的人實在很少。 而林仲秋就是其中少數中的少數。 林仲秋的打擊採重心移動式有幾個證明:看現存影像,還可以發現他在打擊時後腳會往地上一蹬,這是為了移動重心。而他使用的實戰球棒,就現在找得到的照片來看是棒頭並沒有挖空,這是為了增加棒頭重量。 他使用的球棒是頭重腳輕型的,這款設計也是在重心移動式打擊的理論下為了增加棒頭速度。 不過別人這麼打是鳥打,林仲秋卻能打成長打,到底他和別的打者有什麼不一樣? 有關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本人怎麼說: 2002年6月的千安英雄會剛好就討論到這話題,在會中羅敏卿問起「前輩這麼老了,腕力還這麼好,我不管怎麼練都比不過,一定是以前有過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訓練?」 林仲秋回答:「這有個原因,手短啦!不過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當事人不知道為什麼,不過其他人可信誓旦旦地說「那是因為林仲秋練柔道的緣故」。 雖然他後來補上「在北體唸書的時候參與過各種運動,打網球手腕運用的方式和打棒球就類似,還有籃球、手球、柔道,無形中對腕力和速度都有幫助」,最後還是強調「手短真的有差」。 當事人似乎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嗯…… 想想,要控制在重心移動式打擊理論下出現的沈重棒頭,腕力確實是不可或缺的,也難怪千安英雄會上羅敏卿會特別詢問這個問題。而他對於手腕的控制能力,讓他能在打中球的瞬間把球釘送的更遠。 雖然不知道是哪項運動發揮了效果,總之,「善於運用腕力」這似乎是個聽起來相當合理的答案。 瞭解到林仲秋為何能在早期一堆長短槍之間鶴立雞群,成為真正的大砲,那個虎迷大學生花了11年,從大學生變成社會人士。 棒球真是博大精深。 林仲秋揮棒完成後重心向前的姿勢,在這張球員卡上清晰可見 李逵的棒球博物館 @ 李逵提供 林仲秋有天生的優勢,可是也不是沒有劣勢。 第一個劣勢是身材。 每次提起棒球選手的身材,我都會想起以下這段話: 誰說167公分就不能幹砲? 先舉個例子:大聯盟的Hack Wilson的身高只有五呎六吋,大約是167~168公分,卻在大聯盟擊出244發全壘打,最高單年曾經擊出過56發全壘打。 嘩,所以林仲秋沒什麼嘛,身材不高也是可以大砲連發啊。 沒錯,真的沒什麼,如果這是1920年代的話。 Hack Wilson在大聯盟服役的年代是:1923到1934年,即使如此,Hack Wilson在同身高區間的大聯盟打者裡也是個特例,排行下一名的Tommy Leach在其1901~1918的職棒生涯裡只擊出57支全壘打。 大聯盟到2015年為止只有167個選手身高低於五呎六吋,打出超過50支全壘打的只有兩個人,把標準降低到10支也只有22個。 或許有人會說,167公分沒有很特別啊,張泰山不是也才175,差八公分,差很多嗎? 真的差很多。 以同樣大聯盟到2015年為止的紀錄來看,身高低於五呎九吋(175公分)的打者就有1760人,其中擊出最多全壘打的Mel Ott身高五呎九吋,是大聯盟500轟俱樂部成員,在大聯盟留下511發全壘打的紀錄。 所以,身高是問題嗎? 是,至少數據告訴我們,五呎五吋到五呎六吋這個區間的選手是真的不怎麼能打全壘打。 林仲秋雖然說「手短揮棒快」,可手短會產生的基本問題就是揮棒涵蓋範圍(Plate coverage),最簡單的來說就是「你揮棒的時候,甜蜜點最遠可以揮到哪裡」。 雖說打擊區與打擊區之間間隔是固定的73.66公分,本壘板則只有43.18公分,可是主審裁判通常會稍微放寬左右好球帶,如果對方是個有本事丟出驚人橫向移動變化球,又控球精準到可以擦本壘板外角前緣,對臂長不夠的打者來說,碰到這種狀況真的是十死無生。 還是不信? 那麼,來舉個例子吧。 陳義信是中華職棒早期的投手天王,他賴以成名的球路就是滑球,而且他的滑球橫向移動幅度非常大,對林仲秋來說,簡直就是天敵。 由於中華職棒網站並不提供投打對決記錄查詢,所以以下紀錄是自行手算。 如果單純計算只要陳義信登板,林仲秋有打擊的場次,林仲秋的打擊三圍是:.238/.273/.421,OPS.694,如果按照比例,比如說陳義信登板一局就是1/9來計算,林仲秋對陳義信的打擊三圍會變成:.209/.234/.357,OPS僅有.591。 跟林仲秋生涯平均打擊三圍:.287/.354/.479相去甚遠,外角滑球真的是林仲秋的剋星。 額外一提:由於外角滑球對左打者來說會變成「拐進好球帶的滑球」,所以羅敏卿打陳義信就打得很順手,兩人生涯對決羅敏卿留下.372/.416/.752的成績,明明是個「早期算砲」的羅敏卿,碰到陳義信就變成IsoP.380的超級大砲,真是嚇死人。 羅敏卿生涯留下111發全壘打的紀錄,其中有9支是陳義信提供的,羅敏卿真該頒個「惠我良多」的匾額給他才對。 不過追求長打意識優於當時打者的林仲秋,可不會白白挨打,就像他在OB賽對我說的:「他會設定球路,兩好球以前積極攻擊,放過外角滑球,追求長打,兩好球以後再考慮揮擊外角滑球」。 林仲秋生涯對決陳義信,總共從他手中敲出六支全壘打,跟謝長亨一樣,總之不管是滑球還是指叉球,動手去打外角球那是兩好球以後的事情,兩好球以前如果來個失投球,照樣會飛出去。 三商虎誓師大合照 86號的陳友彬教練和林仲秋身材差不多,可以看出他和其他球員的差距 圖源與授權:飄揚在夜空中的藍絲帶 @ 虎迷王彥翔提供 林仲秋的第二個劣勢是年紀。 他決定從日本回國投入職棒時,已經32歲了。 印象中他曾經笑稱「一回來,就有人問他什麼時候準備退休。」,這倒不是看衰,而是因為30歲可以說是臺灣棒球選手的鬼門關,即使到了現在也還是有前一年還打出.885的OPS,隔一年突然嚴重下挫到只剩.701這種真實恐怖故事,更別提營養和訓練條件都沒這麼好的二、三十年前。 和林仲秋同輩的選手,諸如楊清瓏、林華韋都在二十幾歲就轉任教練,而林仲秋才剛開始要上場奮戰。 他替自己許下目標:希望打到39歲退休,並且能達成生涯百轟。 他能嗎? 可以,至少前四年看起來可以。 前四年的林仲秋生龍活虎,職棒三年的重砲追逐戰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 我們都記得92年9月17日那個夜晚,完全是林仲秋個人秀,三商虎單場打下十分,其中有七分是林仲秋打的,他成為中華職棒第一個打出單場三轟的選手,民生報為此下了一個令人記憶深刻的標題:「仲秋之夜,虎虎虎」。 我們同樣也記得92年10月25日那場比賽,鷹俠頻頻獲得保送,林仲秋卻有機會打,單場兩發全壘打甩開鷹俠和羅世幸的糾纏,成功衛冕全壘打王寶座。 當然,我們也還記得鷹俠獨自一個人氣呼呼的獨坐水泥平臺,不和隊友同坐的那個畫面。 感覺起來像是看到2002年的Alex Cabrera。 歲月無情,低潮來得無聲無息。 95年林仲秋碰到進入職棒以來最嚴重的低潮,上半季打擊率只有.222,很多人都覺得林仲秋完了,即使不希望他完蛋,也隱約覺得「可能時候到了」。可是林仲秋沒有被擊倒,他在下半季爬回自己設定的打擊率.250目標,最終結算.254。 他是怎麼擺脫低潮的? 答案是:換一支比較輕的棒子。 林仲秋至少換過兩次球棒,起初加入職棒的時候,林仲秋拿的是960公克的球棒,95年更換「比較輕的球棒」,這支球棒950公克,兩年以後他又換了一支930公克的球棒。 950公克的球棒,很重嗎? 是,以現代棒球來說,使用這種球棒的選手其實不多。 以現代幾位有名的打者而言,陳金鋒使用的球棒是890公克、林智勝900公克、張泰山910公克,950公克的球棒在現代已經成為「美津濃資深員工表示當年鷹俠曾經拿過」的傳奇,好像在講上古時代的玄鐵重劍一樣。 如前所述,重心移動式打擊認為棒子重一點比較好,可是事實上又是如何呢? 球棒到底要怎樣的重量才能獲取最佳揮棒速度吵了很久,卻沒有適當的工具來測量答案,直到1995年才由Bahill & Freitas針對163名各階層的選手做測試,最終才提出一個簡單的換算公式來解答: 職棒選手最適球棒重量公式是:身高(吋)/3+7,單位是盎斯(oz)。 依照這個公式,最適合林仲秋的球棒重量是810公克,可是他卻拿著沈重的球棒揮舞。如果他早點換比較輕的球棒,是不是能打出更多全壘打? 也許會,也許不會……不過兩次換球棒都讓他從低潮中復活,或許重量真的有些影響。 林仲秋第二次更換球棒是1997年,39歲那一年,就在那一年的7月20日,他在臺中面對郭源治擊出生涯百轟。 真正如他所說「打到39歲,達成百轟」。 林仲秋打擊練習 圖源與授權:飄揚在夜空中的藍絲帶 @ 虎迷化外之民提供 不過林仲秋沒有退休,如同後來我們知道的,他繼續打著全壘打……在98年10月24日擊出第121號全壘打,超越前隊友鷹俠,成為中華職棒獨走的全壘打王,這一發全壘打還讓三商當了一次攔路虎,沒讓興農拋下封王彩帶。 1999年,恐怖大王沒有在七月降臨,卻在12月降臨。 三商虎無預警宣布解散,而且是很……讓人無法接受的方式。才宣布「林仲秋將任三商虎新任總教練」沒多久,轉頭就說球團不玩了。 不玩,球員怎麼辦? 雖然茫然,但是林仲秋、陳該發、林岳亮和戴龍水還是穿著三商虎的藍色球衣參加中日職棒表演義賽,這是林仲秋身披虎袍的最後身影。 之後,林仲秋加入了興農,還在興農時期擊出他在總冠軍賽唯一一發全壘打,在興農兩年分別擊出15、18支全壘打,連續兩年奪下全壘打王。 也許會有人說:那是個中華職棒和TML惡鬥,外加簽賭案影響導致職棒競技水平低落的年代,林仲秋能拿全壘打王,是拜時代所賜。 不過林仲秋那兩年已經42、43歲了,
運彩單場
一般球員在這時候通常已經是待退或是選手兼教練,但是他還在打全壘打。 年齡或許對他造成影響,卻沒能阻止他繼續讓小白球翻牆。 2001年8月25日,林仲秋擊出生涯第162支全壘打,結束了這段漫長又特別的全壘打故事。再過一年,他在和信象徵性出賽兩場,湊滿1000場出賽以後,放下了球棒。他的紀錄高懸,是中華職棒的全壘打王。 2004年11月27日,林仲秋在天母球場揮出163號,沒有在紀錄上的全壘打。 他的全壘打故事,姑且告一段落。 雖然在興農拿過兩次全壘打王,對多數人來說,還是習慣看到林仲秋披虎袍 李逵的棒球博物館 @ 李逵提供 時光飛逝,兩年後。 2006年5月6日,同一個球場。下午的陽光和煦,和11月的寒冬完全不同。兩天前,張泰山在新竹剛擊出162號全壘打,追平林仲秋生涯的全壘打紀錄,在同日下午張泰山雖有出賽,卻被吳保賢和吳俊億聯手封鎖,四個打席只出現一支安打。 二局上半,張泰山率先上場打擊,對手是劉俊男。 我曾經在別的地方說過,我很喜歡劉俊男,尤其是那顆時靈時不靈的指叉球。 但是那一天例外。 劉俊男面對張泰山的第一球就是失投的指叉球,僅僅只有120公里而且還丟進腰帶,張泰山的紅色球棒猛力一揮,我還記得當時看著轉播的感覺……我想看到他破紀錄,又不想看到他破紀錄…… 小白球劃破天際,越過國泰人壽的招牌出場,和林仲秋2004年全壘打幾乎同一個位置。 中華職棒全壘打里程碑又被推進一步……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為這件事情打從心底感到高興,至少我就覺得吞了什麼不該吞的東西,卡在喉嚨不上不下。 林仲秋倒是沒這麼在意。 張泰山打破紀錄的那天,據說林仲秋在便當店裡揮舞鍋鏟,沒有親眼看到他的紀錄被打破,13日,他前往球場,擔任頒獎給張泰山的嘉賓,象徵全壘打王的新舊交替。 之後……2013年,林智勝追上來,以165發全壘打超越林仲秋,再隔一年,彭政閔以170發全壘打也超越了林仲秋。 林仲秋的排名逐漸往後,淡出新聞記者的筆外,這些人擊出全壘打的時候再沒人提起「超越了林仲秋的162發全壘打」,當然更不會大張旗鼓請他來頒獎。 這或許是理所當然的……張泰山翻越林仲秋設下的高牆,在他面前展現的是前人未達的荒野,而林智勝、彭政閔經過林仲秋身邊時,前面已經有張泰山的足跡。 也許林智勝會再次超越張泰山,也許林智勝有機會攀上300轟這個前無古人的高峰…… 我會記得這些人。但是我不會忘記林仲秋。 就像外國球迷會記得Barry Bonds的762、記得Hank Aaron的755,但是他們絕對不會忘記Babe Ruth的714一樣。 你怎麼可能忘記一個克服身材缺陷、一再超越年齡的考驗,遵循難度甚高的古典打擊理論,揮動著比理論沈重許多的球棒,仍然一次次敲出震撼人心全壘打的長打者? 林仲秋,就是全壘打。 永遠的全壘打王林仲秋 圖源與授權:飄揚在夜空中的藍絲帶 @ 虎迷化外之民提供 後記這篇文章我寫了七天,想的時候很美好,寫的時候很煎熬。手邊的資料說多很多,說少很少。寫作過程中我起碼想過一百次「真想直接訪問秋哥」……或許真的可以商請飄揚在夜空中的藍絲帶接洽,可是想想還是算了,最大的理由大概是怕看到林仲秋我就忘了自己想問什麼。有些資料在行文脈絡裡放不進去,我放在後面聊:林仲秋真的是舊世代最強長打者。現代的長打者,諸如:林泓育、陳金鋒、高國輝、林智勝等人,他們把球打進場內的比率(BIP%)大多不會超過.700,這是因為他們把好球帶設定得很好,這些人會有相較下比較多的三振比率,
PM娛樂城
但是四壞也拿得多。維持擊球紀律,是維持長打的方法之一。林仲秋生涯的BIP%卻高達.753,這跟他所處的時代不無關係。林仲秋經常擔當中心棒次,中心棒次會被要求「要有打點能力」,要對球隊做出貢獻。具體來說,就是不能被三振,與其被三振,不如把球打向右半邊,還可以幫助隊友推進。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三振死一個,把球打到右半邊搞不好會來個四六三雙殺,但是在那年頭,理論就是這樣講的,人人服從這個說法。而林仲秋在那樣的年代、那樣的觀念下,在滿足眾人期望的同時仍舊能維持高長打率,真的很驚人。或許這跟林仲秋「球來就打」,不喜歡球數走深有關,畢竟去碰球那是兩好球以後的事情。這篇文章的標題我原本想取名為 " A pure slugger " ,因為林仲秋是職棒早期唯二IsoP在.200上下,能稱做長打者的球員。然而在我看完他的生涯數據之後,我加了一個字。An old pure slugger.他是唯一一個符合當代打擊觀念,卻能維持相當純長打率的球員,是中華職棒史上獨一無二的特殊案例,前無古人,在打擊觀念改變的現在,或許也後無來者。他是個傳奇,而且遠比我想像的還要傳奇,越瞭解他,我就越尊敬他。永遠的全壘打王,當之無愧。 封面與內文球員卡感謝運動視界作家李逵支援,想看更多球員收藏品,請前往李逵的棒球博物館。其他球員卡由虎迷提供,虎迷請至:飄揚在夜空中的藍絲帶 集合報到!本文同步發表於:卡爾的粉絲團,